医疗健康关系国计民生,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。疫情过后,大健康产业也经历了由外而内、由近而远的深刻变化。会诊方式、就医行为、消费习惯等,都在这场疫情中部分或颠覆性地改写。此外,疫情的持续,也推动了国家战略、资本市场以及民众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更高关注与加速投入。
健康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。一方面,新技术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。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5G、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,正在改变着健康产业的体验方式,大幅度提高服务的精准性;另一方面,人口结构变化、消费升级、国人健康意识增强,给该行业持续带来了新的机会。简而言之,该行业改变了当前以产品为中心的思想,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,借助数据洞察,提供个性化的、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。
纵观医疗健康行业高管能力,他们着眼目标的落地与问题的解决,会持续地拆解、沟通、整合行动计划、衡量成效;他们关注客户需求,聆听客户反馈,调整内部流程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。
相对而言,他们也存在一些能力发展的失衡。例如,驱动业务增长时,他们展现执行力胜过洞察市场,如何主动识别下一个机会点成为挑战;变革来临时,如何将其推进落地,倡导号召组织上下同心,亦暴露出不足。特别在企业家精神方面,能力评鉴均值尚处在「待发展」区间。
行业高管的个性画像揭示,他们共同表现出关注细节与好奇心并存的特点,这有助于他们平衡计划与执行、思虑与务实、眼前与长远。同时,相对高分的学习导向帮助他们与时俱进,学习新知识。他们充满自信、乐于快速行动,展现激情。这样的模式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快速理解局势,但过分自信的特质,也可能促使他们在充分分析风险前草率决策。
随着大健康行业的产业链逐渐清晰明朗,产业内聚集了更多背景不同的玩家,彼此间优势各异,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上亦差异巨大。不同企业如何智能协同、互补优势,实现由「治病」到「治未病」的产业升级,需要不断地在行业内部和外部建立平台、形成关系网络,最终实现共赢。
再次审视行业高管的评鉴数据,与全行业相比,虽各方面均积淀较深,但仍有可为。一方面,他们在组织层面的方向建立与人才培养上,展现出明显优势;面对战略转型时,他们能适时把握方向与节奏,时刻关注人才的就绪情况,支撑转型举措的落地。同时,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授权赋能及适应性,都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灵活性。
另一方面,相比于其他行业高管,「要性」不足,他们倾向于把眼前的机会做精做细,较少主动设定挑战性目标,也不会为此强力影响他人或驱动团队。在个性特质上,他们更愿意遵从来自公司与上级的要求,可能忽视或轻视合作伙伴的想法。这些特点或许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创造性地寻找生意机会,为组织搭建平台与生态。
因此,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网络与平台过程中,以下行动转变需要医疗健康领域的从业高管的特别关注:
• 在动态的环境中把握局势,不断寻找新的业务机会点,在果断抓住机会的同时承担风险;
• 不断拓展人脉圈,跨界获取、整合资源,构建平台;
• 梳理影响策略,运用自身影响力获取支持。
新挑战下重新规划人才管理
在过往的行业发展中,从业高管们不仅得到了职业发展的众多机会,在能力上也获得成长与积累;但面对前景尚存模糊,边界尚不明确的行业升级与转型,如何与时俱进,突破既有定势,在新的挑战下重新规划人才的识别与培养,显得尤为重要。此外,以下两方面值得纳入组织的领导力发展议程:
• 横向联盟,取长补短;
• 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方式。